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情绪波动异常
患者可能表现为情绪极度低落(如抑郁),或者难以控制地情绪高涨(如躁狂)。这些情绪改变通常与实际事件不成比例,并可能持续数周或更长时间。
2.睡眠障碍
长期的失眠、早醒、过度嗜睡等情况可能是精神疾病的表征之一。例如,抑郁症患者常常伴随失眠,而焦虑症患者可能难以入睡。
3.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
精神疾病往往使人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决策困难、健忘等问题。这种特征在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中较为显著。
4.幻觉或妄想
幻觉指感知到不存在的事物,例如听到不存在的声音;妄想则是对事实的错误信念,如认为自己被监视。此类症状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5.社交功能受损
很多患者会逐渐回避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疏远,对原本感兴趣的活动失去热情。
6.莫名的身体症状
比如长期头痛、胃痛、心悸等,但经过详细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这可能与躯体化障碍或焦虑有关。
7.行为异常
常常表现为明显的冲动、暴躁,或者行为刻板重复,这一特征可能出现在人格障碍或强迫症中。
8.无故害怕或紧张
对日常生活中的正常情境产生过度的恐惧或担忧,比如广场恐惧症或社交焦虑症中的表现。
9.自杀倾向或自残行为
心理剧烈痛苦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自伤甚至自杀的念头和行为,应特别关注并及时干预。
10.现实感丧失
部分患者会难以区分现实与虚幻,产生认知混乱。这种现象在急性精神障碍发作中较为常见。
上述特征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一定患有精神疾病,但若多个特征长期且严重存在,需要尽快就医评估。精神健康问题需要科学的诊断与治疗,切勿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