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学习就犯困

2025-03-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学习时容易犯困主要与注意力集中度、身体状态和环境因素有关。以下是可能的原因及其解释:

1.大脑耗能增加

大脑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如果长时间高强度地使用大脑,体内血糖可能下降,导致疲惫和困倦感。

2.血液分配变化

学习时,大脑活跃区域的血流量增加,而其他器官的供血相对减少。这种血液重新分配可能让身体其他部分感觉到轻微的疲劳,从而引发困意。

3.缺乏氧气或通风不良

学习场所如果空气质量不好,氧气含量低或二氧化碳浓度高,会影响脑部的供氧效率,使人进入疲倦状态。

4.睡眠不足或作息紊乱

如果前一天夜间休息不足,睡眠质量差,或者作息规律被打乱,白天学习时容易出现精神无法集中的现象,进而诱发困意。

5.单一刺激导致的大脑疲劳

长时间学习相同类型的内容,大脑的神经元活动会重复刺激特定回路,导致反应逐渐减弱,注意力下降,产生疲倦。

6.饮食问题

在学习前食用过多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可能导致餐后嗜睡。营养摄入不足,例如缺铁性贫血或长期缺乏维生素,也可能加剧学习过程中的困倦感。

7.情绪或压力影响

学习任务带来的焦虑或压力也可能导致身心疲惫,触发短暂的防御性“休息”机制,表现为困意。

8.体位和学习姿势不当

长时间保持坐姿或低头的学习姿势会降低血液循环效率,并且可能导致颈椎和背部僵硬,加重疲倦感。

9.昼夜节律的影响

人体有一个天然的生物钟,在下午和傍晚时分,体温下降、大脑活动减缓,此时容易感觉疲倦。如果学习安排在这个时间段,更容易引起困意。

10.外界环境的影响

光线较暗、温度偏暖,以及噪音过少的环境容易让人放松警觉,诱发困倦。

通过调整学习姿势、规律作息、优化学习环境以及合理膳食,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象。如果困倦感持续严重,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可能的疾病隐患。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