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保持规律作息和减轻压力
不规律的睡眠和长期压力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从而延迟月经。维持每天7-8小时的优质睡眠,适度放松,避免过度焦虑,有助于内分泌的稳定及月经的正常来潮。
2.调整饮食结构
部分食物可能对促进血液循环和子宫收缩有所帮助,例如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和生姜、桂圆等温补类食材。这些食物的作用有限,不能完全确保实现目标。
3.适当运动
温和的有氧运动,如瑜伽、慢跑或下腹部按摩,可能通过促进盆腔的血液流动,间接起到一定调节月经的效果。过度剧烈的运动可能适得其反,反而扰乱月经周期。
4.遵医嘱使用药物
如果确实因特殊需求希望调整月经周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黄体酮类药物。这类激素可短期内促进子宫内膜脱落,使月经提前。不过,不可自行滥用此类药物,因为可能引发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衡等副作用。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或寒湿侵袭可能导致月经异常。可在专业中医师评估后,通过针灸、艾灸或服用疏肝理气、温经散寒类中药进行调理。
应注意的是,月经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压力、疾病、环境变化以及药物使用等。如果月经长期不规律或存在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