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时间因素:急性期一般在发病后1至2周内,大多数症状会比较明显,如突然的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恢复期则从急性期结束开始,可能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
2.症状表现:
急性期症状:包括猝然发生的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偏瘫、失语等。这些症状在短时间内发展迅速,需紧急处理。
恢复期症状:症状逐渐减轻,患者可能出现功能改善,例如肢体力量逐步恢复、语言能力有所改善等。仍需持续的康复训练以促进更好的恢复。
3.影像学检查:在急性期,通过CT或MRI可发现脑部急性损伤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在恢复期,影像学检查显示的病灶可能逐渐缩小或稳定。
4.生理指标:急性期可能伴随血压波动、血糖不稳等症状。恢复期这些生理指标通常逐步趋于稳定,但仍需监测和管理。
5.治疗方式:急性期以支持生命、限制损害进一步发展为主,采用药物、手术等方法。恢复期侧重于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
正确判断脑卒中的阶段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和康复计划至关重要。应根据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从而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