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生理性变化
子宫内膜的厚度正常情况下会随着月经周期发生规律性改变。
在月经周期的增生期,卵巢分泌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使其增厚,为潜在的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这一阶段内膜厚度通常为5-10毫米。
黄体期中,由于孕激素的作用,子宫内膜会进一步变得腺体化和血管化,从而达到10-16毫米左右。如果未受精,内膜将在下一个周期脱落。
2.激素水平失衡
雌激素过高或孕激素不足可导致内膜异常增厚。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由于排卵不规律,会出现长期雌激素刺激,增加子宫内膜增厚风险。
肥胖可导致体内脂肪组织转化更多雄激素为雌激素,也会增加这一风险。
3.病理性因素
子宫内膜增生:这种病理状态通常是由于长期的雌激素刺激且缺乏孕激素平衡所致。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这些良性疾病也可能通过干扰局部激素作用引起内膜增厚。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局部异常增生,在超声检查中表现为内膜局限性增厚。
4.药物影响
激素类药物,特别是仅含雌激素的替代疗法,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持续增厚。某些用于治疗乳腺癌的药物如他莫昔芬,也可能刺激子宫内膜增生。
需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同时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避免激素紊乱及相关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