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胆色素简介
胆色素主要包括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生成的一种黄色化合物。
正常情况下,胆红素通过肝脏代谢并排出体外。
2.胆色素升高的原因
肝脏疾病: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导致肝功能受损,使得胆红素无法正常处理和排出。
胆道疾病:胆结石、胆管癌等阻碍胆汁流动,导致胆红素积聚。
红细胞溶解增加:如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等疾病导致大量红细胞破坏,产生过多的胆红素。
3.胆色素升高对皮肤的影响
胆红素在血液中的积聚会使皮肤呈现黄色,即黄疸。
胆红素和其他胆汁酸的堆积可能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皮肤瘙痒。
这种瘙痒通常没有明确的皮疹或损伤,但极其顽固,难以通过普通抗组胺药缓解。
4.临床表现
皮肤瘙痒往往在夜间更为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黄疸症状同时伴随,如皮肤和眼白发黄。
其他相关症状可能包括食欲减退、腹痛、呕吐等。
5.诊断和治疗
血液检查可检测胆红素水平及相关肝功能指标。
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因,如胆结石或肿瘤。
治疗应针对病因,可能包括药物、手术或其他介入治疗。
胆色素升高确实能造成皮肤瘙痒,这种症状往往提示存在肝脏或胆道系统的问题。及时就医和接受适当的检查与治疗非常重要,以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