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痔疮:这是成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内痔和外痔都可能导致便血,通常为鲜红色,并附着于粪便表面。
2.肛裂:由于肛门周围皮肤撕裂而导致的出血,通常在排便时感到疼痛,并伴有少量鲜红色血液。
3.直肠息肉或肿瘤:息肉或肿瘤表面的破损可能导致出血,这种情况通常需要通过结肠镜检查来确诊。
4.直肠炎或结肠炎: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可能导致便血,且血液可能混有粘液。
5.感染性疾病:某些细菌感染,特别是那些影响结肠的细菌,如志贺氏菌或沙门氏菌,可能导致便血。
6.血管异常:如直肠血管瘤,也可能导致便血。
当发现大便携带血迹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注意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饮食中增加纤维摄入,并避免长时间久坐以减轻对肛门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