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时间和日期:清楚地记录灌肠开始及结束的具体时间和日期,有助于追踪治疗进程和患者的反应。
2.灌肠液类型和数量:注明使用的灌肠液的种类(例如生理盐水、肥皂水等)及准确的剂量,通常以毫升为单位。根据病情不同,成人一般每次灌入500至1000毫升。
3.患者体位:描述患者的体位,例如左侧卧位或仰卧位,以确保液体能够有效进入肠道并发挥作用。
4.插管过程:详细记录导管插入的长度和过程,包括是否遇到阻力或困难,以及是否调整患者体位以顺利插管。
5.液体注入速度:记录灌肠液的注入速度,以便了解患者对液体的耐受程度及避免不适。一般建议缓慢注入,每分钟约100至150毫升。
6.观察和反应:记录患者在过程中表现出的反应,包括舒适度、不适感、腹痛变化及排便情况。若出现腹痛加剧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灌肠。
7.排出情况:观察并记录灌肠后排出的物质,包括数量、颜色、气味及是否有血迹,这些信息对于判断肠道情况非常重要。
8.后续措施:根据灌肠效果和患者状态,决定是否需要重复治疗或采取其他干预措施,并记录这些决定。
记录灌肠过程中的各项细节不仅有助于治疗效果的评估,还能为医生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制定进一步的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