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荣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1.骨转移的发生率:乳腺癌患者中约70%的晚期病例会出现骨转移,其中溶骨性破坏是常见类型。这种情况会对骨结构产生直接影响。
2.疼痛机制:溶骨性骨破坏过程主要涉及癌细胞释放物质,刺激破骨细胞活动,使骨质流失。细胞分泌的介质不仅加速骨损害,还能激活邻近的痛觉神经纤维,引起持续性或间断性疼痛。
3.疼痛特征:疼痛可能表现为钝痛、刺痛或隐隐作痛,并随着病情进展变得更严重。疼痛多集中于受影响部位,比如脊椎、骨盆或长骨处,尤其在活动时加剧。
4.影响因素:疼痛强度与骨破坏程度、肿瘤负荷及局部炎症有关,还可能因患者的心理状态或其他疾病因素而有所变化。
对于乳腺癌导致的溶骨性骨破坏,通常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放疗或手术干预来缓解疼痛,并保护骨结构以减少进一步损伤。保持定期随访和专业指导是管理这种疼痛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