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脱水:机体水分不足会导致血容量减少,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常见于发热、呕吐、腹泻或大量出汗后。
2.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物等可能会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尤其是在剂量调整或开始使用阶段。
3.内分泌问题: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导致血压下降。
4.心脏问题:心动过缓、心脏衰竭或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从而引发低血压。
5.感染: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败血症)可能导致全身血管扩张,造成血压骤降。
6.营养不良:长期营养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进而影响血压维持。
7.过敏反应: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可导致血管急剧扩张和血压迅速下降。
8.神经介导性低血压:长时间站立后,部分人会因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异常而出现血压下降。
在出现血压突然下降时,应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头晕、乏力、恶心等,并分析具体原因。必要时进行医学评估,以排除潜在的严重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