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饥饿或口渴:一岁的宝宝胃容量较小,可能需要在夜间进食。如果宝宝在白天食量不足,晚上可能因为饥饿或口渴而醒来。确保宝宝在睡前摄取足够的营养和液体可以减少夜间醒来的次数。
2.生长痛: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宝宝可能会经历生长痛,这是一种肌肉或骨骼的疼痛,通常发生在腿部。这种疼痛可能导致宝宝在夜间哭闹。
3.分离焦虑:一岁左右的宝宝开始对分离产生焦虑,尤其是在晚上看不到父母时。这个阶段的宝宝正在发展自我意识和安全感,因此与父母分开可能引起哭闹。
4.牙齿萌出:出牙可能引起牙龈疼痛和不适,使宝宝在夜间醒来并哭泣。观察宝宝是否有流口水增多或咬东西的行为,可能提示出牙过程。
5.环境因素:噪音、光线、温度适宜度都可能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不适合的睡眠环境可能导致宝宝醒来后无法自行入睡。
6.习惯问题:如果宝宝习惯了某种安抚方式才能入睡,如摇晃、抱着入眠,一旦中途醒来而未能获得相同的安抚,会引发哭闹。这与宝宝的睡眠关联物有关。
各个家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宝宝的日间活动、饮食和睡眠环境,以改善宝宝的夜间睡眠质量。同时,注意宝宝的健康状况,必要时咨询儿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