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识别过敏源: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和过敏原检测。约有10%至20%的患者在术后会对某些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其中抗生素和镇痛药是常见的过敏源。
2.临床表现:观察是否存在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在术后数小时至几天内出现。约5%至10%的患者可能会经历轻微的皮肤过敏,而较重的系统性过敏(如过敏性休克)较少见,但需警惕。
3.药物处理:通常会给予抗组胺药物缓解轻中度过敏症状。在必要时,可能需要使用激素类药物以控制炎症反应。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或呼吸窘迫,可能需要紧急注射肾上腺素。
4.停止接触:一旦确认了过敏源,应立即停止该过敏源的使用,并记录在病例中,以防再次接触。约30%-50%的术后过敏事件通过停止相关药物可迅速缓解。
术后管理和定期随访是确保患者恢复顺利的重要措施。应注意密切监测过敏反应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