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轻微出血的处理
如果拔罐后仅出现少量出血,首先用清洁的棉签或纱布轻轻按压,止住渗血。随后使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消毒受伤部位,之后贴上透气性好的无菌敷料。如果出血面积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2.拔罐印记的观察
拔罐后常见的紫红色印记是由于毛细血管破裂所致,通常会在7至10天内自行消退。如果印记伴随明显疼痛、肿胀或者产生小水疱,应避免抓挠或挤压,并涂抹一些镇静皮肤的药膏,例如芦荟凝胶或抗炎类药膏。有感染迹象时需找医生处理。
3.预防感染的措施
拔罐后皮肤受损区域尽量避免接触脏物或用力搓洗,保持干燥清洁。如果发现局部红肿加重或有流脓现象,应立即求医,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药膏或系统性的抗感染治疗。
4.调整拔罐力度和频率
为了减少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可以选择适度的负压强度,时间以10至15分钟为宜,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操作。一些薄皮肤或血液循环较差的人群应谨慎拔罐,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
出现上述情况后,密切关注局部变化,注意卫生和护理,不适感加重或者伴随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