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了解病因: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肠道,可能由机械性因素(如肠扭转、肿瘤)或功能性障碍(如麻痹性肠梗阻)引起。这种状态会导致腹胀、不排气和便秘等症状。
2.临床表现:患者通常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呕吐以及无法排气、排便。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肠坏死。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应当尽快就医。
3.诊断方法:医疗机构通常通过体格检查、腹部X光片或CT扫描来确诊肠梗阻,并判断其类型及严重程度。
4.保守治疗:对于部分非完全性肠梗阻或麻痹性肠梗阻,医生可能建议禁食、补液、电解质平衡以及胃肠减压(通过鼻胃管减轻肠内压力)。
5.手术干预: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存在肠坏死风险,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包括肠切除、肠粘连松解等。
尽早识别和处理肠梗阻能有效避免并发症,改善预后。腹痛、腹胀持续并伴有排气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