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婴幼儿的耳道结构较为娇嫩,外耳道皮肤薄,且耳膜距离外界较近,容易受伤。不恰当的掏耳行为可能导致耳道损伤,引发感染甚至鼓膜穿孔。
2.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具有保护作用,可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耳道,并有一定的抗菌功能。大多数情况下,耵聍会随着自然运动逐渐排出体外,不需要刻意清理。
3.若婴幼儿出现明显的不适,如频繁抓耳、哭闹或表现出听力下降,应及时前往医院,由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进行检查和处理。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耵聍积聚过多或其他耳部问题。
4.日常护理中,可以用干净的湿纱布轻轻擦拭宝宝外耳廓及周围区域,切勿尝试用棉签或其他工具进入耳道,以免对耳朵造成损害。
保持宝宝耳部健康,关键在于正确的日常护理以及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