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正常情况下,大便应成型且柔软。黏糊状大便可能意味着饮食中的纤维摄入不足,或者水分摄入过多或过少。
2.黏糊状大便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细菌失衡会导致消化不良,从而影响大便的质地和形状。
3.消化道疾病如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或乳糖不耐受等,也可能导致大便变得黏糊。这些情况可能伴随腹痛、腹胀或其他不适症状。
4.某些药物的使用,如抗生素,会改变肠道环境,从而影响大便的性质。
若出现持续性黏糊大便,同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考虑咨询专业医师进行评估和诊断。调整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足够的水分补充,有助于改善大便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