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怎么诊断

2024-10-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病情分析: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其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点:

1.病史记录: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最重要因素。通常,超过三个月的糖皮质激素使用历史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需要记录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使用时间等详细信息。

2.临床表现:

骨痛和易发生骨折是常见的临床症状。特别是脊椎、髋部和腕部的骨折。

身高缩短也是一个指征,提示可能存在椎体压缩性骨折。

3.影像学检查:

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评估骨密度的主要手段。腰椎、髋关节和前臂远端部位的骨密度测量值尤为重要。T值低于-2.5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

X线片检查可发现脊椎的压缩性骨折,这也是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证据。

4.实验室检测:

生物化学标志物如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变化有助于评估骨代谢状态。

尿中脱氧吡啶酚和C-端骨胶原交联肽等骨吸收标志物也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工具。

及时进行上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避免进一步的骨损伤风险。应警惕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人群,定期监测骨密度和相关生物化学指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