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青少年,但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
病因: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生成几乎或完全停止。
治疗方法: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监测血糖水平并调整饮食。
临床表现:症状突发,常有严重的高血糖症状如频繁口渴、多尿、体重迅速下降等。
2.2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多见于成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年轻化趋势明显。
病因:与生活方式(如肥胖、缺乏运动)和遗传因素有关,体内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控制和增加体力活动),严重时可能需要胰岛素治疗。
临床表现:症状较隐匿,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虽然都涉及胰岛素问题,但其病因、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存在显著差异。对于1型糖尿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而2型糖尿病则更强调综合管理,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以控制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