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是红褐色怎么办

2024-10-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尿液呈红褐色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几点详细说明了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及应对措施:

1.血尿:尿液变红褐色常常表明其中含有血液。常见原因包括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或泌尿道肿瘤等疾病。具体表现为小便中有血丝或血块。这种情况需要立刻就医进行尿常规和影像学检查。

2.肌红蛋白尿:剧烈运动后,肌肉受损会释放肌红蛋白进入血液并通过尿液排出,导致尿液呈红褐色。需注意是否伴有肌肉疼痛或无力感,建议适当休息和补充水分,必要时就医检查。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利福平)、抗疟药(氯喹)等会导致尿液颜色改变。如果近期开始服用新药,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咨询医生确认是否因药物所致。

4.食物因素:食用某些食物如甜菜、黑莓等也可能使尿液变色。此种情况下通常不伴有其他症状,停止食用相关食物后尿液颜色会恢复正常。

5.肝胆疾病:肝炎、肝硬化或胆管阻塞等问题会造成尿液中胆红素增多,使其呈茶色或红褐色。若伴随黄疸、腹痛等症状,应尽早就医进行肝功能检查。

6.代谢性疾病:如血色病、卟啉病等都会引起尿液颜色异常,这类疾病通常还会有其他全身性症状,应通过专科检查确诊。

及时识别尿液颜色变化背后的原因非常重要。若尿液呈现红褐色且不能自行恢复正常,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以确保身体健康。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