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路感染的常见原因:
细菌感染:大多数尿路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特别是大肠杆菌,占80-90%的病例。
性传播感染:如衣原体或淋病,可以引起类似症状。
其他微生物:真菌和病毒也可能导致尿路感染,但相对少见。
2.症状表现:
尿频:频繁地需要排尿,但每次尿量较少。
尿痛:排尿时感到疼痛或不适,医学上称为排尿困难。
尿道灼热感:尿道内感觉到烧灼样的不适,尤其在排尿过程中加剧。
3.高危人群:
女性:由于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短,且更靠近肛门,细菌更容易进入膀胱。
性活跃者:性行为可以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使得感染风险增加。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高可能导致尿中糖分增加,有利于细菌生长。
4.检查与诊断:
尿液分析: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细菌数量。
尿培养:确定感染的具体病原体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检查,用于排除泌尿系统的结构异常。
5.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一般疗程为3-7天。
饮水:多喝水有助于冲洗泌尿系统,减少细菌停留时间。
镇痛药:用于缓解排尿疼痛和灼热感。
泌尿系统感染虽然常见,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肾盂肾炎等更严重的疾病。因此,出现尿频、尿痛和尿道灼热感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