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发病率:海绵状血管瘤较为常见,约占婴幼儿良性肿瘤的10%左右。多见于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并在头面部、颈部、四肢等处发生。
2.症状:它通常表现为皮肤表面的蓝色或紫色斑块,触摸时柔软而且可以压缩,不痛不痒。随着年龄增长,部分病例可能会自然退化,但也有一些会持续增大甚至引发并发症。
3.诊断:主要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来确诊。这些检查能够帮助了解血管瘤的大小、位置和深度,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4.治疗:根据海绵状血管瘤的大小、位置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小型血管瘤一般无需干预,可定期观察;对于较大或有症状的血管瘤,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激光治疗或使用硬化剂注射等方法。
需要关注的是,虽然海绵状血管瘤大多数是良性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对器官功能产生影响,应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