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原因:
细胞毒性脑水肿:主要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受损,导致细胞内液体增多。
血管源性脑水肿:由于血脑屏障受损,血浆渗出到细胞间隙。
渗透性脑水肿:因渗透压失衡,水分进入脑组织。
间质性脑水肿:通常与脑脊液循环障碍有关,如脑积水。
2.症状:
头痛:由于颅内压升高,患者常感到持续性、加重的头痛。
恶心呕吐:伴随头痛,有时会有恶心和呕吐现象。
意识障碍:可能表现为意识模糊、昏迷等严重症状。
视力问题:例如视力模糊或突发性失明。
癫痫发作: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癫痫或癫痫样症状。
3.诊断:
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可以直观显示脑水肿情况。
临床评估:通过体格检查和详细病史了解患者症状和可能的诱因。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和脑脊液分析,用于排除感染或代谢异常。
4.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甘露醇、地塞米松等,帮助降低颅内压。
手术治疗:必要时可进行减压手术,以缓解颅内压力。
对症治疗:如控制癫痫发作,维持呼吸和循环稳定。
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是管理脑水肿的关键因素。避免脑损伤、感染以及其他可能的诱因,对于预防脑水肿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