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认知功能下降:研究显示,连续24小时不睡觉会导致注意力、记忆力和决策能力等认知功能明显下降。实验表明,缺乏足够睡眠可能使信息处理速度降低30%以上。
2.情绪波动:长期睡眠不足与情绪问题密切相关,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数据显示,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群中,大约40%更易出现抑郁症状。
3.大脑结构变化:慢性失眠会引发大脑结构的实际变化,包括灰质体积减小,特别是在负责情绪和认知处理的区域。这些变化可能进一步加剧认知功能和情绪控制的困难。
4.神经元受损:缺乏睡眠会导致神经元的压力增加,从而提高其损伤的风险。动物实验发现,长期睡眠剥夺可能导致大脑特定区域的神经元数量减少。
5.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与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存在关联。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人患此类疾病的风险可能增加50%。
为了保证大脑健康,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晚确保至少7小时的优质睡眠。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尤其在睡前一小时内,应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