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低血糖:当血糖水平过低时,身体会启动保护机制,导致出现浑身发抖、出冷汗等症状。这通常发生在饥饿、长时间运动或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后。
2.寒冷刺激: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为了保持体温,会通过肌肉颤抖来产生热量,从而出现浑身发抖的现象。
3.情绪波动:强烈的情绪波动,如恐惧、焦虑或兴奋,也可能引起全身颤抖,这是因为神经系统活跃度增加,导致肌肉不自主地收缩。
4.感染和发热:身体对抗感染时,常伴随发热,而发热过程中的寒战也会导致浑身发抖。常见于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尤其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可能会引起tremor(震颤),表现为浑身发抖。
6.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种内分泌疾病会导致代谢率增加,常见症状包括心悸、手抖、浑身发抖和体重减轻。
7.帕金森病:这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特征性的症状之一是静止性震颤,即在休息状态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
8.电解质失衡:如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紊乱,也可能引起肌肉痉挛和浑身发抖。
9.戒断反应:对于酒精、药物依赖者,当突然停止或减少摄入时,可能会出现戒断反应,表现为全身颤抖、出汗、心慌等。
发生浑身发抖时,应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并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是由于环境或情绪因素引起的,多数情况下无需特别处理,但仍需保持警觉,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