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病因:双侧额叶腔隙性脑梗塞主要是由于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引起的小血管病变。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狭窄,从而引发微小血栓。
2.症状:患者可能表现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等认知功能问题。有时还会伴有轻度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严重者可能出现行走困难和言语障碍。
3.诊断:磁共振成像(MRI)是检测腔隙性脑梗塞的主要手段,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楚地看到脑组织缺血、坏死的区域。临床评估包括神经系统症状检查和病史采集也是诊断的重要部分。
4.治疗:首先是控制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药物治疗方面,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可以帮助预防进一步的血管病变。康复治疗也是重要的一环,通过理疗、作业疗法和认知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5.预后:总体预后取决于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早期干预的效果。大部分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和康复可以显著改善症状,但需要长期管理以防止复发。
定期体检、早期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双侧额叶腔隙性脑梗塞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