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脑小缺血灶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史的人群。研究显示,这类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可达15%-30%。
2.脑小缺血灶一般通过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进行诊断。在MRI上,它们通常表现为直径几毫米至几厘米不等的小斑点或小片状低信号区域。
3.虽然多数脑小缺血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其存在可能增加患认知障碍、痴呆及卒中的风险。有数据显示,存在脑小缺血灶的患者中,有20%-40%会逐渐发展为轻度认知障碍甚至阿尔茨海默病。
4.脑小缺血灶的形成主要与动脉硬化有关。当脑部小血管因动脉硬化变窄或阻塞时,供血不足就会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形成缺血灶。
5.防治脑小缺血灶关键在于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以及定期体检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维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对于降低脑小缺血灶的风险至关重要,一旦发现,应及时进行医学评估和必要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