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调节饮食:
多食用清热祛湿的食物,如薏米、红豆、冬瓜和绿豆。薏米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每天可以适量食用。
避免油腻、生冷食品,如冰激凌和冷饮,以防增加体内湿气,导致体内湿邪难以排出。
饮用温热的姜茶或者红枣枸杞茶,这类饮品有助于温暖身体,同时帮助驱散寒气。
2.合理运动:
每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瑜伽或太极拳,这些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和寒气。
出汗是排湿的重要途径,但要注意运动后的保暖,避免贪凉吹风,以防寒气侵入。
3.中医调理:
针灸和拔罐: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帮助改善湿寒体质,促进气血循行。
艾灸:艾灸具有温经通络、散寒祛湿的作用,常用于肩颈部、腰腹部等容易受寒的部位。
药浴:使用中药煎煮后泡澡,可以利用药物的渗透作用,达到祛湿除寒的效果。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此时人体阳气最旺,正是除湿祛寒的好时机。应综合利用饮食调节、合理运动和中医调理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体质,预防湿寒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