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体积和恶性风险:
小于5毫米:此类磨玻璃结节恶性率相对较低,约为0-10%。临床通常建议定期随访,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结节变化。
5-10毫米:中等大小的磨玻璃结节恶性风险约为10-30%。此时需根据患者其他风险因素,如年龄、吸烟史和既往肿瘤病史,决定进一步的诊断和处理措施。
大于10毫米:大于10毫米的磨玻璃结节恶性风险显著增加,可以达到50%以上。这类结节需要更加积极的筛查和评估,包括可能的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
2.生长速度:
稳定不变:若磨玻璃结节在两年内没有明显增大,恶性可能性较低。
增大:若结节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大,特别是体积翻倍时间小于400天,提示恶性概率高。
3.形态特征:
边缘模糊不清和内部结构不均匀的磨玻璃结节,常提示更高的恶性风险。
伴有实性成分的混合型磨玻璃结节,相比纯磨玻璃结节,恶性概率更高。
定期影像学检查如低剂量螺旋CT(LDCT)对于早期发现和监控磨玻璃结节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发现结节异常增大或形态发生变化,应及时进行进一步评估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