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合理用药,避免过量:
遵循医嘱或药品说明书的剂量,不擅自增加用量。
常见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在成人中的每日安全剂量为4000毫克,超量可能导致急性肝衰竭。
2.减少多种药物同时服用:
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可能引起肝脏代谢负担增大,导致毒性反应。
特别注意避免含有相同成分的药物重复使用,例如感冒药与止痛药中可能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3.限制酒精摄入:
酒精会增加药物代谢过程中活性氧的产生,加重肝脏细胞损伤。
男性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5克纯酒精(约750毫升啤酒),女性不超过15克(约450毫升啤酒)。
4.避免长期使用潜在肝毒性药物:
一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结核药物和抗真菌药物)具有潜在的肝毒性,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慢性疾病患者需特别关注药物种类和治疗时间,必要时由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如新鲜蔬果、坚果和全谷物,有助于减轻肝脏压力。
保持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改善肝脏脂质代谢,增强修复能力。
6.及时就医处理过量服药:
发现药物过量后,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针对某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早期使用解毒药物(如乙酰半胱氨酸)可显著降低肝损伤风险。
7.接种相关疫苗和预防感染:
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病毒性肝炎,以减少肝病基础负担。
注意个人卫生以避免通过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感染,例如避免共享针具等。
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肝脏的耐受性和修复能力,同时在意外发生时也更容易控制损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