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感染机制:幽门螺旋杆菌通过产生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氨可以中和胃酸,降低胃酸杀灭细菌的能力,使细菌能够在胃内长时间存活并繁殖,引起炎症反应。
2.损伤过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释放促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8(IL-8),吸引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聚集,导致局部炎症加重。这些细胞和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形成糜烂性病变。
3.临床表现:糜烂性胃炎患者常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胃黏膜糜烂程度与症状严重程度相关,但有时也可能无明显症状。
4.诊断与治疗:糜烂性胃炎的诊断通常依靠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对于由幽门螺旋杆菌引发的糜烂性胃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是治疗的关键,一般采用抗生素与抑酸药物联合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糜烂性胃炎的一个重要诱因,及时检测和治疗感染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病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维持胃健康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