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初期阶段:主要目标是消除肿胀和疼痛。通常建议损伤后立即使用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以减轻肿胀。另外,使用弹性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和适当抬高患肢,可以帮助控制肿胀。
2.中期阶段:重点在于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力。在8-12周的时间内,进行一些轻度的被动或主动辅助运动,例如踝关节的屈伸和旋转运动。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工具,如弹力带,进行肌肉的轻度收缩练习。
3.晚期阶段:此阶段的目标是全面恢复下肢功能,提高患肢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可进行逐渐增强强度的主动运动,包括单腿站立、步行练习以及踩踏运动等。必要时,可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如水疗、超声波治疗等。
4.持续性锻炼:即便症状有所改善,仍需坚持进行强化训练,以预防再损伤。这包括加强下肢整体肌群的力量训练和协调性的训练。
康复过程中需注意避免过早负重、过度锻炼导致二次损伤。有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不可擅自调整康复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