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液体复苏:烧伤后,体液大量丢失会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和血容量减少。及时进行液体复苏是关键,可通过静脉输注平衡盐溶液来恢复血容量。
2.监测生命体征: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和中心静脉压,以评估液体复苏的效果,并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3.纠正电解质紊乱:通过验血检查确定电解质水平,如钠、钾、钙等,并根据检查结果给予相应的补充。
4.疼痛管理:给予镇痛药物以减轻疼痛,从而减少应激反应,改善症状。
5.防止感染:烧伤患者易感染,需要使用无菌技术处理烧伤创面,并可能需要预防性抗生素。
6.氧气支持:若患者存在缺氧情况,可以给予吸氧以维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
7.营养支持:严重烧伤患者有较高的能量需求,适当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愈合和恢复。
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快速评估和及时干预对于提高存活率至关重要。合理的液体管理、生命体征监测、电解质平衡和预防并发症是治疗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