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科
1.标准程序:常规病理检测是诊断和治疗决策的基础步骤,能够识别肿瘤类型、级别及其侵袭性。这种检测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为手术后的初始评估过程。
2.适应症选择:并非所有肺癌患者都需要进行分子病理检测。通常,这样的检测用于特定情况,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或需要精准靶向治疗时。当病理结果显示某些特定类型或亚型时,才会考虑进行更详细的分子分析。
3.成本与资源:分子病理检测复杂且费用较高,并且需要特殊设备和专业人员。这可能导致医院根据具体病例的必要性和资源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此类检测。
4.临床指示:分子病理检测通常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以及之前的治疗反应决定。有些早期阶段的肺癌可能不需要立即进行分子检测,因为手术切除已足够提供预后改善。
常规病理检测有效帮助识别疾病性质,而分子病理检测则在更复杂的情况下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