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生理性因素:部分食物或药物可能导致尿液颜色变化。例如,大量食用甜菜、红心火龙果等可能引起尿液红色,但并不伴随其他症状。这种情况下,停止相关食物摄入后,尿液颜色会逐步恢复正常。
2.泌尿系统感染:如果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能为泌尿系统感染所致。需要通过尿液常规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3.肾脏疾病:血尿可能与肾炎、肾结石等肾脏病变相关,尤其是出现眼睑浮肿、高血压等伴随症状时。此时应进行详细的血液和尿液检测,并辅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进一步评估。
4.外伤或剧烈运动:近期开腹手术、跌倒或剧烈运动等也可能造成尿液中出现血液,一般会伴有其他外伤相关表现,需根据具体损伤部位决定处理方式。
5.凝血功能异常:若伴有皮肤易淤青、牙龈出血等表现,应警惕血液系统疾病,必要时完善凝血功能检查和血象分析。
6.其他罕见原因:某些遗传性代谢病、毒物接触或者少见感染也可能是原因,需要临床综合判断。
尽早就医,收集患儿近期饮食、活动、服药等信息,并携带尿样供检验室化验,可以帮助医生更快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