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术前准备:医生会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定骨转移病灶的位置和大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会选择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例如碘-125、钯-103等。这些同位素能够发出低能量的γ射线,对周围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小。
2.植入过程: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通过细针或导管将放射源精确地植入到骨转移灶内部。这一过程需要借助CT或超声波引导,以确保放射源的位置准确。一般情况下,整个手术过程耗时大约为1到2小时。
3.治疗效果:一旦放射源被植入,它将持续释放辐射数周至数月,以杀死癌细胞并减小肿瘤体积。研究表明,这种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减轻70%以上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4.随访观察:在完成粒子植入后,患者需要定期接受随访以监测治疗效果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例如,有些患者可能会经历疲劳或局部组织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症状是暂时的,并能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得到改善。
粒子植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技术,具有精准性高、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个体化评估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