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可能原因:
消化道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结肠息肉,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内出血。
痔疮或肛裂:这些是常见的良性原因,会引起鲜红色的血液出现在粪便表面。
炎症性肠病:例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导致黏膜破损出血,出现血块。
恶性肿瘤:如结直肠癌,在早期阶段也可能表现为大便中混有血。
2.处理步骤:
就医:应立即去医院看专科医生,如消化内科或外科。
诊断:医生可能会安排相关检查,包括但不限于粪便隐血试验、肠镜检查、CT扫描等,以确定出血的来源及严重程度。
治疗:根据确诊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或其他干预手段。
3.日常注意事项:
饮食调整:适当增加纤维摄入,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对肠道的机械刺激。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消化道疾病家族史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注意观察:记录是否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如腹痛、贫血、体重下降等,以便告知医生。
发现便中有血块时,不可掉以轻心,应当及时求助于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详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