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粘液是由肠壁分泌的一种保护性物质,在一般情况下少量存在于大便中,是正常现象。如果粘液量增加、颜色发生变化,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则可能提示病理性改变。
2.导致粘液便的常见原因包括:
肠道炎症:如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都可能引起粘液分泌过多。
感染性肠炎: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导致肠壁炎症,刺激大量粘液分泌,还可能伴随腹泻或腹痛。
肠息肉或直肠病变:息肉或其他良性病变可能导致局部肠黏膜分泌粘液增多。
肿瘤:尽管肠癌有时会表现为粘液便,但通常还会伴随其他症状,如便血、大便形状改变(变细)、腹痛或体重下降。
3.如果仅一次出现粘液便,且无伴随症状,多数情况下并无大碍,可能与饮食或轻微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4.如果粘液便经常出现,或者同时伴随以下症状,应立即就医明确原因:
大便中混有血丝或暗红色血液;
长期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
突然体重下降、不明原因疲劳。
粘液便并非特异性的肠癌表现,但它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信号。密切关注其他症状,通过及时就医与必要的检查,例如肠镜检查,可以更早发现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