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及时确诊并接受正规治疗
年轻患者一旦出现肠癌相关症状,如便血、腹部隐痛、排便习惯改变、体重下降等,应尽快就医。确诊后根据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等。目前,早期肠癌的治愈率可高达90%以上,而晚期病例的5年生存率则降至10%-20%,因此早诊早治十分关键。
2.关注遗传因素与家族史
年轻人患肠癌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Lynch综合征。这类人群的终生肠癌发生率可超过50%。有相关家族史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提前开始筛查,推荐20-25岁时进行首次结肠镜检查,并定期复查。
3.配合多学科治疗团队
肠癌治疗涉及外科、内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专业,通过团队协作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例如,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而化疗和放疗在辅助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一些年轻患者可能因肿瘤特异性基因突变而受益于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
4.调整饮食及生活方式
饮食中应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多摄入膳食纤维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戒烟限酒,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有助于降低肠癌复发风险。避免久坐,建立健康作息也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5.重视心理支持
年轻患者面临疾病会增加焦虑和心理压力,这可能影响治疗依从性和预后。建议寻求心理医生帮助,必要时参与抗癌支持组织或团体,与同龄患者交流经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早期干预和科学管理能够显著改善年轻患者的肠癌预后,提升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