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选择不当: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类型的降压药作用机制不同。例如,有些人对钙通道阻滞剂反应良好,而另一些人可能需要使用利尿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选择不合适的降压药物可能导致效果不佳。
2.药物剂量不足:开始治疗时,医生通常会从较低剂量开始,以观察对药物的耐受性和疗效。如果剂量不足,可能无法有效控制血压,需要根据情况逐步调整。
3.生活方式因素:饮食习惯、盐摄入量、体重、运动不足和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血压管理。即便使用了药物,如果生活方式没有改善,降压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4.继发性高血压:某些疾病如肾病、内分泌失调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这类高血压往往对常规降压药物反应不佳,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5.药物依从性问题:不按医嘱服药或者擅自停药也是常见原因之一。有些患者可能因为副作用或其他原因没有坚持用药,导致疗效不理想。
对于35岁高血压患者,若降压药物无效,应考虑重新评估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类型和剂量,并检查是否有潜在的继发性因素。同时,与医生一起制定全面的生活方式改善计划也是至关重要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