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血压的影响是怎样的

2025-05-2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血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可能导致血压下降的作用。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胆碱酯酶,使乙酰胆碱在神经突触间隙累积,从而增强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进而可能引起血管扩张和心率减慢,这些机制共同作用可能导致血压下降。

1.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新斯的明、吡啶斯的明等,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增加乙酰胆碱的浓度。

2.乙酰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能增强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效应,表现为心率减慢(负性心率作用)。

3.增强迷走神经活动还会导致外周血管扩张,降低外周阻力,进一步促进血压下降。

4.在某些个体中,这种作用可能导致显著的低血压症状,如头晕、乏力甚至晕厥。

胆碱酯酶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并非以降压为目的,其主要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和某些类型的痴呆。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尤其是初次使用或调整剂量时,以防止出现过度低血压的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