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汤品的脂肪含量:一些汤品可能含有高脂肪成分,如动物骨头熬制的浓汤、添加奶油的汤等。这些高脂肪成分可能会增加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从而影响胆固醇水平。研究表明,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2.动物内脏及肉类:如果汤中使用了大量动物内脏或肥肉,这些部位的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频繁食用可能会对血液胆固醇产生影响。一份100克的猪脑中含有约2500毫克胆固醇,而一份同样大小的瘦肉仅含约70毫克。
3.烹饪方法:长时间熬煮的汤可能含有较高的嘌呤,对于尿酸水平较高的人群也需适量控制。高温油炸后再煮的食材,其反式脂肪含量可能增高,长期摄入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4.其他成分:加入过多盐分的汤品可能增加血压,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负担,从而间接影响胆固醇代谢。
在日常饮食中,建议选择清淡、低脂的汤品,如蔬菜汤、豆腐汤等,以避免不必要的胆固醇摄入。注意均衡饮食,搭配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胆固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