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密切观察:对于直径较小且无症状的腹部动脉血管瘤,一般采用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扫描,来监测其变化。通常建议每6到12个月进行一次检查,以观察血管瘤是否有增大的趋势。
2.药物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控制高血压,这是腹部动脉血管瘤破裂风险的重要因素。通过使用降压药物,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可以有效降低血管瘤破裂的风险。
3.手术干预:当腹部动脉血管瘤达到一定大小(一般为5-5.5厘米以上),或出现疼痛、快速增长或其他并发症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一般包括开放性手术和腔内修复术,后者由于创伤小、恢复快,逐渐成为首选方法。
腹部动脉血管瘤的管理应基于具体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