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补液治疗:
口服补液盐是首选,尤其适用于轻中度脱水。标准的口服补液盐含有钠、钾和葡萄糖等成分,可帮助恢复电解质平衡。
严重脱水或患者无法口服时,应采用静脉补液治疗。通常使用的溶液包括生理盐水和乳酸林格液,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整所需电解质成分。
2.对症止泻药物治疗:
洛哌丁胺是一种常见的止泻药,适用于非感染性腹泻。如果怀疑感染性腹泻(如痢疾或霍乱),需避免使用,以防止延缓病原排出。
蒙脱石散可以吸附肠道内毒素和过量水分,有助于缓解腹泻症状,同时保护肠黏膜。
3.病因治疗:
因感染引起的腹泻,如细菌感染,可根据致病菌选择抗生素。例如,沙门菌感染可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如果是病毒性腹泻,如轮状病毒感染,一般不建议使用抗生素,而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如为寄生虫感染导致(如阿米巴痢疾),可选择甲硝唑或其他抗寄生虫药物。
4.调整肠道菌群:
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能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有助于缓解腹泻并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5.注意营养支持:
腹泻期间宜少量多次进食易消化饮食,避免牛奶或油腻食物。
必要时添加锌制剂,有研究表明锌对儿童腹泻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对于虚脱状态的患者,必须尽快就医,由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未经许可,不宜自行使用抗生素或其他强效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