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上出现橘红色黏膜是否严重

2025-06-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28岁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发现食管上出现橘红色黏膜,可能提示巴雷特食管的存在。巴雷特食管是一种食管下段黏膜的改变,与胃酸反流密切相关,具有癌变风险。

1.巴雷特食管的发生常与长期胃食管反流病有关。此时,食管下段正常的鳞状上皮可能被肠型柱状上皮替代,即橘红色黏膜。这种变化是机体对胃酸反复刺激的反应。

2.巴雷特食管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5%,但在患有慢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人群中,这一比例可增加到10%-15%。尽管其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较低,但28岁患者出现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3.巴雷特食管的重要性在于其潜在的恶变风险。大约每200例巴雷特食管患者中,有1例可能发展为食管腺癌。早期识别和监测至关重要。

4.对于确诊巴雷特食管的患者,定期内镜随访和活检是预防癌变的重要措施。具体的随访频率视个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每3-5年进行一次检查。

5.治疗方面通常包括药物控制胃酸分泌,如质子泵抑制剂,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吸烟、饮酒,少吃辛辣食物等。对于高危患者,可能考虑内镜下治疗以降低癌变风险。

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巴雷特食管患者至关重要,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随访,以监测黏膜变化并预防可能的恶变。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