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分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氯丙嗪等,能够缓解幻觉和妄想等阳性症状。但可能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如肌肉僵硬、震颤)和迟发性运动障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等,不仅对阳性症状有效,还能改善情感淡漠和社交退缩等阴性症状。副作用较少,但可能引起体重增加、代谢综合征等问题。
2.治疗时间通常需要较长周期。多数情况下,首次急性发作后至少需要维持治疗6个月至2年。如果有复发风险或多次发作史,则可能需要终身维持治疗。
3.个体化用药非常重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身体状况以及药物反应调整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并尽量减少副作用。
4.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时,可配合使用其他干预方式: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患者识别和调整不良思维模式。
家庭治疗,通过改善家庭环境降低复发率。
职业训练和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恢复日常功能。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和家属坚持配合治疗,如发现药物副作用或症状变化,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