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宇齐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妇产科
1.放疗导致局部组织损伤:放疗在治疗宫颈癌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辐射性损伤,尤其是膀胱、尿道等邻近器官。长期的辐射损伤可能引起尿道上皮细胞的防御功能下降,使微生物更容易侵入并引发感染。
2.局部血液循环受损:放化疗后的组织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血管损伤,导致局部供血不足。这种状况可能减弱免疫细胞到达病灶区域的能力,从而降低抗感染能力,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3.尿路狭窄或功能异常:放疗可能引起尿道或膀胱的瘢痕形成和纤维化,造成尿路狭窄或排尿功能障碍。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尿液滞留,给细菌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反复引起尿道炎。
4.免疫功能降低:化疗对全身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这种影响可能长期存在。免疫力低下使得机体对细菌感染的抵抗能力下降,成为慢性尿道炎的诱因之一。
5.阴道黏膜萎缩或泌尿生殖道菌群紊乱:放化疗可能导致阴道黏膜萎缩以及正常菌群平衡被破坏。这种局部微环境的改变增加了病原微生物侵袭泌尿系统的风险。
6.年龄相关因素:如果患者年龄较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加剧泌尿生殖道上皮变薄和菌群失调,进一步提高尿道炎的发生率。
尿道炎的高发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也可能带来严重的泌尿系统并发症,应及早进行规范治疗并采取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