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帕金森病:这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通常发生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帕金森病患者中约有70%会出现震颤症状,常从一侧肢体开始,然后逐渐波及到其他部位。
2.特发性震颤:这种情况常表现为手部的震颤,影响日常活动,如书写和端杯。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约有50%患者具有家族史。此类震颤的发生率约为4%,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3.甲状腺功能亢进:当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导致基础代谢率升高,出现手抖、心悸、体重下降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在女性中更为常见,患病率约为1.5%。
4.多发性硬化: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疾病,可能导致震颤、视力问题、肌肉无力等症状。全球范围内多发性硬化的患病率约为30-80人/10万。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支气管扩张剂等可能引起震颤作为副作用。这类症状通常在停药后消失。
6.焦虑和压力:心理因素也可能引发或加重震颤,尤其是在紧张或压力大的情境中。此类震颤往往在情绪平稳后减轻。
长期身体震颤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症状和病史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及早就医能够帮助鉴别不同原因,以便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