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术中止血不完全
手术过程中,如果对切除部位及吻合口的血管止血处理不彻底,残留的小血管或微小创面血管可能在术后重新出血。
2.术后凝血功能异常
一些患者因基础疾病(如肝功能受损)、营养不良或手术应激反应,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导致术后出血风险增加。
3.吻合口相关并发症
十二指肠乳头癌术后通常需要进行胰肠吻合或胆肠吻合。如果吻合口出现瘘、感染或局部组织坏死,周围血管可能破裂,引起出血。
4.消化道溃疡或糜烂
胆汁或胰液反流至胃肠道可能刺激黏膜,导致黏膜糜烂或形成溃疡,从而引发消化道出血。
5.术后感染
局部感染会引发组织炎性反应,改变血管通透性甚至侵蚀血管壁,造成出血。严重感染还可能加剧全身性凝血功能紊乱,进一步加大出血风险。
6.大血管损伤
由于十二指肠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涉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动静脉等重要血管。如果手术中对这些血管处理不当或术后血管壁受损,可能发生迟发性大出血。
7.药物相关因素
术后为了预防血栓形成,可能需要使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这些药物虽然有益于防止血栓,但也会增加出血的可能性。
术后出血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能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和警惕异常出血信号是必要的,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