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控制扭伤症状
扭伤早期通常需要采取“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这有助于减轻疼痛、缓解肿胀并促进恢复。
冰敷时间为每次15-20分钟,每2-3小时一次,持续48小时左右。
加压包扎可使用弹性绷带,但一定要适度,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抬高患肢时,应确保脚部高于心脏水平,以帮助静脉回流减少肿胀。
2.评估和处理出汗问题
脚部出汗较多时,应保持局部清洁与干燥,可用柔软的毛巾擦拭,并适当更换袜子。
如果出汗明显增加且伴随瘙痒或异味,可能存在其他皮肤问题,如湿疹或真菌感染,此时可使用抗真菌药物或咨询医生。
在炎症期过后,局部涂抹止汗剂如含铝盐的外用制剂可能有助于缓解。
3.注意体温调节与饮食调控
若因疼痛引起全身性出汗,应关注是否存在发热或感染迹象,如出现体温升高、红肿加重等,需要及时就诊。
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同时补充含钙、镁丰富的食物,有助于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性。
4.康复期间预防二次损伤
在脚部逐步恢复正常活动之前,建议使用护踝或支具保护关节稳定。
避免提早负重,以免加重扭伤部位的炎症反应和出汗情况。
随着扭伤的恢复,脚部出汗一般会逐渐改善。如果经过初步处理后仍旧大量出汗或有其他异常表现,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医师以明确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