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作用机制:非达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其抗菌作用。具体来说,它阻断了细菌核糖体的功能,从而阻止了细菌蛋白质的生产。这一过程有效地杀死或抑制病原细菌的生长。
2.治疗应用:该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感染,特别是对多重耐药菌株有效。常见的适应症包括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以及医院获得性肺炎等。
3.药代动力学:非达霉素具有良好的组织穿透能力,能够在感染部位达到较高浓度。其半衰期相对较长,使得药物可以以每日一次的剂量给药,方便患者服用。
4.安全性与副作用:非达霉素通常耐受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头痛。严重不良反应罕见,但如出现过敏反应等症状需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
非达霉素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针对耐药菌的疗效,在治疗某些复杂细菌感染时是一个重要选择。使用时应严格遵循医生指示,注意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